幼儿园坚持以游戏活动为主,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。一年来,结合我园艺术特色,侧重点在艺术、科学两门科目进行试点,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。在美术课中,让信息技术与美术活动整合,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。 如在幼儿美术欣赏课教学中,我们的设计思路是:利用网络资源——查询资料——自主学习——合作交流——交流评述。如欣赏齐白石的《群虾》时,我首先向幼儿讲述齐爷爷画虾的故事,再从网上下载《群虾》范图提问“你看到了什么?”“齐爷爷是怎么样画出来的?”(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、线条、笔法,引导幼儿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。)再让幼儿讨论和评价:“你觉得齐爷爷的画好看吗?齐爷爷画画时是怎样用墨的”“他画的虾子每一只是否都一样呢?”(观察虾的身体弯曲的不同姿势,虾细长的前腿在水流中顺势而动,捕食小鱼,小虫的样子。)“你喜欢他画的画吗?为什么?”最后让幼儿用线条学画群虾。在欣赏的过程中,鼓励幼儿观察作品,想象大师用的是什么样的笔,是如何运笔,画这幅作品状态是如何。幼儿的欣赏国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会获得很大的进步。因为大师的创作是一种童真的心灵表白,可以说幼儿与大师的艺术创作灵感是可以相提并论的。小朋友年龄小,生活经历少,接触的事物不多,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。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形显示在孩子们眼前,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,题材要奇,主题突出,色彩鲜艳等等,效果要好很多。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。音频、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,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,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,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。如在上《热带鱼》这节课时用电脑出示各种鱼图,开拓小朋友的创作思路。强调自己创作,可以任意想象鱼的形状、颜色等。 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教学,不仅培养了小朋友的想象能力、概括能力,同时提高了小朋友的创造能力。音乐是一门艺术,“音乐”与“幼儿”几乎是同步的词汇,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,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,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。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,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,可使他们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,并能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幼儿传递信息,幼儿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,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,实现了师幼之间、幼儿之间的信息交往,更有效地为幼儿酿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使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,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,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信息,达成了教学的目标。 如:在大班的音乐活动《蝶恋花》中。一开始优美的旋律将孩子们带到一个花园般的情景中,通过教师的引领观看课件图谱直观学习了解了蝴蝶和花的游戏方式,最后的配乐、配图(动态)游戏让幼儿深切的体会花儿和蝴蝶之间的感情,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音乐游戏,掀起了活动的高潮,一节简单的音乐活动,自然、流畅,取得了极佳的效果,受到市领导的一致好评。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和策略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教学,将对构筑理想的音乐教学活动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,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、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、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、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。利用多媒体技术,教师可以查找到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,包括精美的图片和声音等信息,通过PPT、Flash软件制作将所有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并统一展示,有效扩展了教学内容的容量和质量,并且通过点击鼠标或进行程序设定,图片可随意切换,方便快速,提高了教学效率。 如:在科学活动《动物是怎样睡觉的》中,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观看了课件,通过观察,使幼儿知道不同的动物睡觉的方式不同,保护自己的方法也不一样的。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、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,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,主动思考、探索、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。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,不但容易理解,而且知识完整、印象深刻。小朋友们看着看着,根据动物的不同的睡觉方式,保护方法,将动物们进行了归类,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。这节课在全区开放,取得一致好评。 |